- · 黄金科学技术版面费是多[10/07]
- · 《黄金科学技术》投稿方[10/07]
中安创谷:构筑“独角兽”奔跑的“黄金谷”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走进园区南大门,“合创巢欢迎您”几个大字引人驻足。“未来,这里将集聚2000家科创企业,服务5万名科技创业者,成为合肥名副其实的‘科创地标'。”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
走进园区南大门,“合创巢欢迎您”几个大字引人驻足。“未来,这里将集聚2000家科创企业,服务5万名科技创业者,成为合肥名副其实的‘科创地标'。”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说。中安创谷科技园规划共有六期,总占地1500亩,总规划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目前,二期正在陆续交付使用,三期也于近期正式动工建设。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丰静 许根宏 陈婉婉
今年6月,省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中安创谷成为“科大硅谷”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质的建筑、优良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完善的产业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中安创谷都走在全国科创园区前列。”华米科技行政总监顾志强告诉记者,从阡陌乡野到创业社区,中安创谷打造了科技企业理想的创业环境。
完善创新生态圈硬件
“作为省投资集团战新产业落地平台,合肥市打造‘科创名城'的重要抓手之一,从园区成立之初,我们便不断思考到底要为企业做些什么,要为科创做些什么。”王芳说。
为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创企业,中安创谷设立全球路演中心和资本链客厅,组织开展“双创”大赛、创谷汇高端路演、海外项目资本对接会、跨境路演等资本对接品牌活动,大力筛选出优质的“硬科技”。360余场常态化资本对接活动,促成269个项目融资75.62亿元。“我们的股东单位基金利用投资,让优秀项目落户创谷;同时,我们创谷也通过筛选项目,为他们提供优质投资标的,实现双赢。”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灿熔说。
资金问题往往是初创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最容易“卡脖子”的问题。围绕这一难题,中安创谷首先建起“蓄水池”,运营了中安创谷基金大厦,推动基金集聚,总计引入各类股权投资基金132支,基金管理公司70家,基金总规模1908.37亿元,成为国内单体基金集聚度最高的大厦。目前已累计完成对外投资项目822个,协议投资总额396.78亿元。
即使在雨天,也可直接从办公室移步地铁口,不用淋雨。在园区,随处可以感受到用心服务已融入到“毛细血管”。“大到园区规划,小到电梯设计,我们充分征求科创企业的意见。”王芳说。“硬核”的魅力,也来自园区的生态圈。园区周边,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合肥七中、地铁四号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创新保障完善;园区内,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武大研究院、西交大孵化器、浙大孵化器等8家知名孵化载体,创新动力澎湃。其中,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运营仅一年多,已孵化42个项目,储备高层次人才120名、留学生数量200多名。
为践行国家“双创”要求,服务安徽创新创业发展,推动科创名城合肥高质量发展,2015年7月,在省及合肥市鼎力支持下,省投资集团联合合肥高新区,组建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
建立全要素孵化服务体系
这样的“雪中送炭”故事还发生在合肥海图微电子有限公司。海图微电子是一家主要从事高端、高速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设计、销售的企业。众所周知,芯片研发是出了名的“烧钱”。2021年7月,海图微电子正值芯片测试关键期。在中安创谷牵线下,合肥高新投资集团一次性注资3000万元,成为海图微电子第一个市场化融资形成的大股东。“这笔资金对于我们当时的芯片测试起到了很大帮助。”海图微电子行政经理宋函对记者说。
投入“真金白银”
沿着合肥市望江西路西行至大蜀山,复行六七公里,忽见高楼林立,幕墙崭新,在城市西边划出了一道颇具韵律的天际轮廓线。这里就是正在加速孕育“独角兽”企业的国际科创社区——中安创谷。
9月4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合肥拉开帷幕。安徽华典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我国首个量子安全智慧社区系统,在开幕式前就早早吸引了媒体、同行的热切关注。
2020年,安徽华典大数据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中安创谷举办的“创谷成长营”并从27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成长之星”。当年,华典大数据便完成第一轮融资,获得天使基金投资1000万元。有了这1000万元,华典大数据迅速将实验室产品投入应用。“去年我们营收1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近2000万元。可以说是中安创谷让我们完成了一次蝶变。”华典大数据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汪国航告诉记者。
文章来源:《黄金科学技术》 网址: http://www.hjkxjs.cn/zonghexinwen/2022/0905/810.html